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宝积部 >

大宝积经 第九十二卷(5)

于善多障碍 退失正思惟 所受多怨嫉 是名戏论过 如是诸过失 皆因戏论生 是故有智人 速疾当远离 如是戏论者 难证大菩提 是故有智人 亦应不亲近 戏论诤论

  于善多障碍  退失正思惟
  所受多怨嫉  是名戏论过
  如是诸过失  皆因戏论生
  是故有智人  速疾当远离
  如是戏论者  难证大菩提
  是故有智人  亦应不亲近
  戏论诤论处  多起诸烦恼
  智者应远离  当去百由旬
  亦不近于彼  造立诸舍宅
  是故出家人  不应住诤论
  汝等无田宅  妻子及僮仆
  乃至荣位等  何缘兴诤论
  出家住寂静  身被于法服
  诸仙咸敬事  当修忍辱心
  如是戏论者  增长毒害心
  当堕于恶趣  是故应修忍
  囚禁及系缚  刑害而捶楚
  如是等诸苦  皆由诤论生
  如是戏论者  常遇恶知识
  名称不增长  曾无欢喜心
  若舍于诤论  无能伺其便
  眷属不乖离  当遇于善友
  于乘得清净  业障尽无余
  摧伏于魔军  勤修忍辱行
  诤论多诸过  无诤具功德
  若有修行者  当住于忍辱
  尔时弥勒菩萨。复白佛言。希有世尊。乃能善说如是过失。令诸菩萨生觉悟心。世尊。于后末世五百岁中。颇有菩萨。闻说如是诤论过失。能生忧悔离烦恼不。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于后末世五百岁中。少有菩萨。能生忧悔舍离烦恼。多有菩萨。其心刚强不相尊敬。怀增上慢互相是非。闻说如是甚深义趣殊胜功德。虽复受持读诵演说。由是菩萨业障深重。不能得生殊胜功德。便于是经疑惑不信。不复受持为人演说。时魔波旬见是事已。为诳惑故作比丘像。来到其所。说如是言。此诸经典皆是世俗。善文词者之所制造。非是如来之所宣说。何以故。此经所说功德利益汝皆不得。由魔波旬如是诳惑。于此空性义利相应甚深契经。心生疑惑起诸诤论。不复受持读诵演说。弥勒。彼诸愚人不能了知。由自业故。不能护彼殊胜功德。自业消已。决定当得如是功德。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功德利益。若有众生发十种心。随一一心。专念向于阿弥陀佛。是人命终。当得往生彼佛世界。世尊。何等名为发十种心。由是心故。当得往生彼佛世界。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如是十心。非诸凡愚不善丈夫具烦恼者之所能发。何等为十。一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二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悲无逼恼心。三者于佛正法不惜身命乐守护心。四者于一切法发生胜忍无执着心。五者不贪利养恭敬尊重净意乐心。六者求佛种智于一切时无忘失心。七者于诸众生尊重恭敬无下劣心。八者不着世论于菩提分生决定心。九者种诸善根无有杂染清净之心。十者于诸如来舍离诸相起随念心。弥勒。是名菩萨发十种心。由是心故。当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弥勒。若人于此十种心中随成一心。乐欲往生彼佛世界。若不得生无有是处。尔时尊者阿难。白佛言。希有世尊。乃能开示演说如来真实功德。发起菩萨殊胜志乐。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受持。佛告阿难言。此经名为发起菩萨殊胜志乐。亦名弥勒菩萨所问。以是名字汝当受持。佛说此经已。弥勒菩萨及诸声闻。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