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所志愿辄得成就常修正行 以行为上其奉净戒以此庄严 其人得近速逮定意智慧解脱 圣慧若兹亲近无为归此行者 戒禁清净斯为庄严戒无所犯 禁不缺漏不弄戒法性无卒暴 名响畅溢靡不宣持戒清净者 斯为庄严其戒清净布施鲜洁 忍辱清净精进亦然一心清净 智慧无异善权清净亦无放逸 所住坚固强不可动逮明谛地 行不怀恨性不舒缓志常谨敕 戒清净者斯为庄严其戒茂盛 未常退转其心不生众恼烦热 秉意兴行未曾悔变戒清净者 斯为庄严不恐不懅未曾慷慨 其意寂静无能毁称其犯禁者 常被系闭戒清净者斯为庄严 其心修禁功勋无极志性仁和 斯意安调则为己身庄严相好 戒清净者斯为庄严如口所言 身行若兹庄严其口所护庄严 不以欲尘严饰其心戒清净者 斯为庄严斯人则为庄严佛土 开化众生使入大道此明哲者 庄挍生处以是之故不犯众恶 所谓庄严常奉佛道修治最胜 于佛道场庄严诸力四无所畏 以为庄严圣慧无慢普加慈愍 一切众生其明智者所见正真 无有谀谄不怀细碎不随贪欲 嗔恚愚痴志性猛毅无有五盖 修六思念而无放逸为七觉意 奉道若兹稍渐皆惟一切定意 亲近所行修乎寂然善顺随时 不失众德住乐静思所察入乱 于道自在为贤圣种未曾犹豫 不达经典无有狐疑亦无沉吟 除去无明无有愚冥常处至诚 明识圣慧戒清净者无所逮得 智慧最上定意清净顺从二事 解脱清净不怀慢者圣慧清净 睹见三世度众为惠晓了离欲 则法清净斯清净者不怀自大 其智慧者此为庄严智慧行施 以为庄严若能清净于三品场 己身众生及修道教如梦幻化 而无所著以戒智慧而为庄严 又复净治于三品行身行口言 心念亦然影像幻化亦如浮响 是为智慧而成庄严则能清净 于三品事无能屈者亦不动摇 普观一切常察法身智慧精进 而自庄严亦复清净于三品事 未曾懈惓志性坚强未常怀应 亦无不应所以智慧一心庄严 亦以三事修行清净其所观察 无有闇昧斯明哲者兴立五通 善权智慧以庄严者亦复清净 于三品事善受总持了平等谊 示众生法亦净佛土于四意止 志不退转于四意断不行二事 身心憺怕斯为神足晓了一切 众生根原于魔尘欲永无所有 诸法自在随顺决了无所从来 及致来道是为威仪智慧庄严 永致湛然为寂禅定所观察者 行无崖底晓诸阴衰修乎法品 明识诸界犹如虚空分别情入 空无所有法无吾我从缘而起 晓了真谛慧无怀恨无恐惧慧 因缘随念于三世慧无所挂碍 明了三聚之所归趣晓识三宝 则为一相其智慧者以此庄严 明晓幻化为悉惑相恨从惑相 譬如若梦等如芭蕉为悉惑相 诸法无会犹如影相从缘合生 如水中月亦如呼响因对而出 其法界者慧常无坏明了无本 智无所住法动无动本际常然 有为无为此无有二深要智慧 清净为道是为庄严诸佛之法 其人未常意怀惑乱怀来遭遇 总持经典而常解说谊理微妙 而恒游步灭度之惠言不卒暴 亦无粗犷口所宣传无有不可 诸所说音众当察谊所仰圣慧 常以了了识经谊理靡不闻达 以归于法不计有人一切诸法 度世为要以此总持而自庄严 口所颁宣常说至诚口之所言 恒趣平等有所为者常讲经典 随时不虚无有为事欺人兴此 说其辩才速及正慧常无挂碍 而无所住随顺无失善自庄严 如好华鬘闻知天龙所说言辞 鬼神揵沓及阿修伦迦留真陀 及摩睺勒亦复晓了众生所说 此等不来在于众会亦复不住 而就见之此勇猛者为颁宣法 则以智慧而达知之其自大者 见怀乱意睹斯所说顺从应时 自大贡高睹其所说其怀慢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