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经疏部 >

新华严经论 第二十七卷(3)

第五段有十行半经。约分为三段。一佛子已下至法自在有两行半经。明此位已成就如上身智已得十自在分。二得此十自在故已下至无能坏智者有一行半经。

  第五段有十行半经。约分为三段。一佛子已下至法自在有两行半经。明此位已成就如上身智已得十自在分。二得此十自在故已下至无能坏智者有一行半经。得四种智自在分。三此菩萨已下至积集一切佛法有六行半经。明此位菩萨以无过失身口意业随般若波罗蜜能集一切佛法分。经云命自在者。于不生不灭大智体上同一切众生受生死自在故。心自在者。随无念智所作能办故。余如文自具
  第六一段有九行半经总为一段。佛子菩萨住此地已下至于诸事中无有过咎。明此位菩萨得住十种力分。如经自具云。一切种一切智者。一切种者。明加行具修多种智故。一切智者。是根本智。或云一切智智者。明从根本智起差别智故。意明以根本无功用智作种种多功用智无二故。智现前故者。明如上自在智现前故。此菩萨已下明得无功之智力故。能现一切诸所作事于诸事中无有过咎。以智无能所故
  第七一段有六行半经。明不动地具有十种地名分。其地名义如经自明。一切世间无能测故名童真地。明七地已前有行有开发是世间智此八地无功之智现前故。是初童蒙入真智故。号曰童真地。无过失故名为生地。明有觉有观已绝无觉观刺之所伤故云生地。以生在无功用智中故。余如文自具
  第八一段有十行半经。于此段中约分为两段。一佛子菩萨成就如是智慧已下至示成正觉有五行半经。明此位菩萨入佛境界自力所持感招梵释王等常随侍奉分。二佛子菩萨如是入一乘会中已下至住不动地有五行经。明入一乘无功用会获神通随意自在分。常为如来之护念者。明诸佛非不护念一切众生断善根之辈。其护念有三义。一护念苦道众生未发心者。二护念已发心者有学有开发者。三护念入无功用菩萨令得佛自在故。梵释四王金刚力士常随侍卫亦有三义。一侍卫一切众生。二侍卫已发心之者。三侍卫已至无功用智及一切诸佛故。侍卫亦有二义。一大悲覆育侍卫。二入位菩萨以尊敬彼法侍卫。于一一身有大势力报得神通者。七地已前是修。生报业神通未能自在。此地无功之智报业神通广大自在。七地已前报业神通依禅定愿力生。此地报业神通无作智生。无修作故。放大光明者。所作障亡故光明自应。入无碍法界者。诸作已亡故。任智无有碍。余如文自具
  第九一段有三十二行经。约分为四段。一佛子已下至善能开阐智慧门故有十三行半经。明此位菩萨见佛广多及举真金治作宝庄严喻分。二佛子已下至不可穷尽有六行半经。明此位菩萨普放光明及所行之行愿波罗蜜增上分。三佛子已下至一切智智依止者可有七行经。明此位菩萨授职及行诸波罗蜜四摄四无量不离三宝分。四此菩萨已下有五行半经。明此位菩萨以无功用智起精进力所得三昧及愿力所求示现菩萨眷属广多分
  第十段中有四十二行颂。重颂前法。如文自具
  第九善慧地
  将释此地。五门如前
  一释地名目者。此地何故名为善慧地。为此第九地行同十住中第九法王子住。每与五位中第九位并同法师位。善知众法故名善慧地
  二明此地修何行门者。此地修力波罗蜜为主。余九为伴
  三明善财表法者。善财于阎浮提有一林。名岚毗尼。见有神。名妙德圆满。此阎浮提者。是此洲林名此洲因林而得名故。以明此位智慧设教如林广多覆荫故。又言其中有园林者。明智慧重重无尽故。名岚毗尼。或曰流弥尼。尼者。女音。流弥尼者。乐胜圆光也。明此善慧地智慧法乐无垢圆光明。以善慧圆光破烦恼令得乐故。神名妙德圆满。明法师位妙慧圆满故。住宝树庄严楼阁。宝树者。是法师之行也。楼阁者。明智慧高远重重逈照无碍故。明以众行庄严智慧善说诸教令众生信伏故。是法师解行具足
  四明此地于三界中得何界解脱者。得智慧圆满解脱
  五明随文释义者。二义如前。一长科经意者。于此善慧地长科为七段。第一说此菩萨八地时已下有二十六行颂。明闻前地之法大众兴供称叹及请说第九地法门分。第二段长行有六十二行半经。明修入九地向正住九地心知诸法差别分。第三段长行有三十六行半经。明此位菩萨为大法师以四无碍智说一切法门分。第四段长行有二十八行半经。明此位菩萨为大法师得百万亿不可说总持门随意自在分。第五段长行有十六行半经。明此位菩萨以一音声而为无限众生说法问难随彼所欲皆令欢喜分。第六一段长行有二十九行半经。明此位菩萨见佛广多及以供养承事并自授职分。第七一段有四十八行颂。重颂前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