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律疏部·论疏部 >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 第三卷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 第三卷 大慈恩寺翻经沙门基撰 第三卷 五十一云乃至未断。断则终无余断。非离缚断 解触中有三。一略标。二广辨。三破斥广辨中有二。初广前。瑜伽论说。与受.想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 第三卷
  大慈恩寺翻经沙门基撰
  第三卷
  五十一云乃至未断。断则终无余断。非离缚断
  解触中有三。一略标。二广辨。三破斥广辨中有二。初广前。瑜伽论说。与受.想.思等者。下会违广前中有二。初广体。后广业。既似顺起心下是广体中有二。初广三和分别变异。后广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和合一切以下是初中又二。初散释三和.分别.变异。后会集论。根变异力等是初中复三。一释三和。二释变异。三释分别。由三和.变异俱非己能。故前别说。后方释分别此中由想起言说。何因不说为语言因者。故果例现想疎故思令心者。取正因等何因说信等。则自性善此中三和合。皆有生心所功能说名变异。无为无变异。如何有生心所功能。今解。此据有为缘三变异。若无为缘心二变异。无为无变异功能故又解依无为有隐有显分位变异。不同有为体有变异故。无为有位异故说名功能。体无功能也如第七识以第八为根复为境依。说触为二和
  释业中。初释总文。起尽经说下。引经证成。会违中有二。初会瑜伽。后会集论
  解相应中。而时.依同。所缘.事等。若约本质。或无本质法一切名等。同缘一境故。与事等不同。若影像相相似名等。何事一种。无分别智缘如无影不可相似。不同一。故知有本质者。影像名相似。本质名同一。若无本质者。有为缘相似名同一。无为缘境一名同一。此据实缘故不相违
  蔽心者有二。一法性心。二依他心
  心所例中。第一师不例异熟等者应思。一一不例所以。以义不同故何故触.作意.思三皆言于心等受.想不尔胜义不善。谓生死流转何故与无漏为依。而言善.染违应不与二俱作依
  心所例中。第三师云。以六义例。今观第四师难意。不例了别及与受俱。则例六门。虽有难言触与触俱。许五法俱为例同故。三释皆以后阿罗汉所不舍藏。唯心王舍藏。为非心所舍藏名。非心所舍藏名所以。前例如是。不尔何故中路例也。此则依初二解为正。并第四释难中有十。一总非。二却诘。三难令不受熏。四纵难受熏。五他救。六复诘。七彼释。八正难。九转问。十申宗第四纵难受熏中有五。一一成六体过。二多因一果过。三五种无用过。四势等非次过。五顿生六果过。又彼所说。转问也。由此等。申宗也
  三喻恒转中。一沉浮两趣间喻。二逢缘波浪起喻。三飘流内外物喻。非佛何能止
  有四萨婆多。此中有四种。类.相.位.待异。第三依作用。立世最为善。如俱舍第二十卷
  破上座师等因果等义中有二。一叙宗。二正破叙宗中有三。一总标。二别显。三总结。如是因果等下是别显中有三。一举极速以明时。二举一体而成二。三举二体而彰俱有正破中有七。初总非而起征。二显相违而破世。三定有无而兴问。四纵灭有而返诘。五序相违而体一。六逐一异而理乖。七总结申难意
  般若毁菩萨不令入灭定。瑜伽说四人不成赖耶不退亦入。岂不相违。顺此三说中。八地不入。第一师以此为证。故不许取直往八地。佛所诃故。故迂会者名不退也
  第二明直往者名不退。即有二义。一云瑜伽为正。佛诃耽玩。无胜利故。非彼不入又解经正。瑜伽依不退者成熟而说。初已曾入后诃故不入。由自在故亦说不退入定。其实不入
  勘菩萨地少大广行等名。解深密第三当瑜伽第七十八云。观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是诸菩萨于诸地中所生烦恼。当知何相何失何德。善男子无染污相。何以故。是诸菩萨于初地中。实于一切诸法法界已善通达。由此因缘菩萨要知方起烦恼。非为不知。是故说名无染污相。于自身中不能生苦故无过失。菩萨生起如是烦恼。于有情界能断苦因。是故彼有无量功德甚奇。世尊无上菩提。乃有如是大功德利。令诸菩萨生起烦恼。尚胜一切有情声闻.独觉善根。何况其余无量功德何故心通诸位。则言随义应说。异熟亦通诸位不言随义已别说舍。何须更说
  依无相论同性经。无垢识是自性识心。则真如理。故知无垢通二种也
  然本识有十八名颂曰
  无没.本.宅.藏种.无垢.持.缘
  显.现.转.心.依异.识.本.生.有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无性摄论云无始时来者。显此识性初际无故。界者因也。则种子识。是谁因种。谓一切法。等所依者。能任持故。非因性故。能任持义是所依义。非因性义。所依.能依性各异故。若不尔者。界声已了。何假余言。此二句意。无始时来者。显此识性无初际通句也。一切法之界。谓与有漏法为因缘。与无漏法等为所依。由一切法界故有诸趣。由等为所依故。有涅槃证得。与唯识第二复次少分相似。然稍差别。如文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