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律疏部·论疏部 >

起信论疏笔削记 第十三卷

起信论疏笔削记 第十三卷 长水沙门子[王*(虍-七+(一/八/八/目))]录 论生灭相者。以立义分中云。是心生灭因缘相。于中生灭与因缘。已如上释。今则分别相之一字。故言复次。然是生灭
起信论疏笔削记 第十三卷
  长水沙门子[王*(虍-七+(一/八/八/目))]录
  论生灭相者。以立义分中云。是心生灭因缘相。于中生灭与因缘。已如上释。今则分别相之一字。故言复次。然是生灭家之相。故兼言也
  略显疏相生灭者。分别染净念虑三世。人我见爱贪嗔炽然。览而可别。故云相也。无心法者。法之一字通于数境。谓心所使法心所缘法也。如前可知。流注生灭者。似平流之水望如恬静故。解深密经云。阿陀那识甚微细。一切种子如暴流。杂心论云。相似相续不知无常。然此论中与心相应等言。取义不便。为有与之一字。盖翻译之家不细磨琢也。后译秖言。一者粗谓相应心。二者细谓不相应心也。斯言甚便
  对显。疏俱名粗者。分别智等。皆因外境起故。更粗者贪嗔见爱执我我所。取着转深故。论凡夫境界者。是彼内凡所觉。所除之境界故。其实亦是二乘境界。今取文便略而不言。十地等者。于中初地至七地。觉粗中之细。八地九地觉细中之粗。今就通意。但言菩萨地
  顺辨生缘者。此中虽有因义。以望真如亦是缘故。从微至着。显于生起故云顺辨。通缘。疏以根本等者。前云由不觉故生三种相。又云。以有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如是虽即次第而生。然推其根无明为本
  别因疏三。今初略消其文。以各自推其亲所因故。故因生三细缘生六粗可知
  此中下二引经广释三。初标指阙具
  二正引经。文云不思议熏变者。然若一向可熏可变。即同衣等。是可思议。即是凡夫所见。若一向不可熏变。即如玉石。亦是可思议。便同权教所说。今以俱非此二故不思议
  三广释经义二。初细中二因三。初解云下正释。言不可熏等者。以自性清净心从本已来不与妄染相应故。又无明之法本性虚妄。今以虚妄之法。而能熏动性静之体。是不可熏处而熏也。言熏则不熏者。虽熏真如而真如性且不动。又此无明体全是觉一相无异。将何以为能熏所熏。虽无能所而现法宛然。故云不熏之熏。言不可变而变者。夫真如者。是无变异义。本不合变。而受无明熏之成变动故。变动相者。即业相等。是又变即不变者。虽动成识相而性净无改。虽性无改而全体见动。如水成波而湿性不变。湿虽不变而全体动。故云不变之变
  胜鬘下二引经证同。不染者。即前不可熏及不可变异也。而染者。即前而能熏及而变异也
  然此下。三结属不相应心也。以能熏是无明之妄。所熏是真如之心。心与无明俱无形相故。微隐也。以能起因缘微隐故。令所起现识行相亦细故。此三种俱名为细也。于中等者。以举细则未必有粗。举粗则必有其细也。又此现识即梨耶之异名。自含三相也
  取种种尘下释粗中二因二。初正释。动彼心海者。即梨耶心海也。识浪即智相等。故经云。境界风所动。种种识浪生。故下论云。以有妄境界染法缘故。即熏习妄心令其念着等。妄念习气等者。即枝末无明是迷似为实之者。此无明就最初与真和合则名根本。就至成识之后。依在识中转名枝末也。故此名为妄念习气。此尘等者。内有无明外有境界。因缘具足事识生焉
  以妄下二结属相应心也。内熏是枝末不觉。外熏是所现六尘。以能起因缘粗显故。所起事识亦复明着
  疏经中下。三经论对辨。得生等者。若无无明为熏习终不自生。若无真如为所依终不自住。斯则三细随妄生。已依真而住。事识等者。若无外境界为资熏终不自生。若无梨耶为所依终不自住。斯则事识随外境生。已依本识而住。其犹波浪无风终不自生。无水终不自住。是故依风而生。依水而住也。今此下正明论意。生缘者。以无明及境界。是本事二识生起缘也。谓本识生起以无明为缘。事识生起以境界为缘。秖说二种生缘。不说二种生因故云不论依住。依住即因也。余文可见
  逆论灭义者。夫断除妄染。理合从粗至细。今反于此故云逆也。盖直约道理。不对人治故。正辨。疏得对治等者。以无明为因能生三细境界。是三中之一。复能为缘。而生六粗。因既已灭缘依何立。故随灭也。此依下拣滥恐有。疑云。此生灭是刹那念念之生灭。故今拣之。言始终者。随流以第六染为始。初染为终。反流以初染为始。第六染为终。起则六染纷然旷劫流浪。尽则一念都绝究竟寂常。又起尽即始终也。非同刹那念念不住之生灭尔
  问中疏若境界等者。以上云依如来藏有生灭心。今复云心灭。心若灭者。即藏性灭。此则约通名以难别体。是疑相应心体灭也。若体灭者。八地之中便合成佛。以无心为所依故。三细则亡。亡则无可断也。不成何待。若言等者。以依心体有于无明。心体既常无明亦常。故能依三细则不可灭。此疑不相应心永不得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