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大乘般若部 >

第九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2)

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虽具如是宿住智用,而于其中不自高举,不著宿住随念智证通性,不著宿住随念智证通事,不著能得宿住随念智证通者,于著不著俱

  “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虽具如是宿住智用,而于其中不自高举,不著宿住随念智证通性,不著宿住随念智证通事,不著能得宿住随念智证通者,于著不著俱无所著。何以故?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达一切法自性空故、自性离故、自性本来不可得故。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不作是念:‘我今引发宿住智通,为自娱乐为娱乐他。’唯除为得一切智智。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所引发宿住随念智证通波罗蜜多。”
  尔时,舍利子复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所引发天眼智证通波罗蜜多?”
  佛告具寿舍利子言:“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天眼智证通最胜清净过人天眼,能如实见十方各如殑伽沙界情非情类种种色像,所谓普见诸有情类死时生时、妙色粗色、若胜若劣、善趣恶趣,诸如是等种种色像,因此复知诸有情类随业力用受生差别:如是有情成就身妙行、成就语妙行、成就意妙行,赞美贤圣正见因缘,身坏命终当升善趣,或生天上、或生人中受诸妙乐;如是有情成就身恶行、成就语恶行、成就意恶行,诽毁贤圣邪见因缘,身坏命终当堕恶趣,或生地狱、或生傍生、或生鬼界、或生边地,下贱秽恶有情类中受诸剧苦。——如是有情种种业类、受果差别皆如实知。
  “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虽具如是天眼作用,而于其中不自高举,不著天眼智证通性,不著天眼智证通事,不著能得如是天眼智证通者,于著不著俱无所著。何以故?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达一切法自性空故、自性离故、自性本来不可得故。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不作是念:‘我今引发天眼智通,为自娱乐为娱乐他。’唯除为得一切智智。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所引发天眼智证通波罗蜜多。”
  尔时,舍利子复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所引发漏尽智证通波罗蜜多?”
  佛告具寿舍利子言:“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漏尽智证通,能如实知十方各如殑伽沙界一切有情,若自若他漏尽不尽。此通依止金刚喻定,断诸障习方得圆满,得不退转菩萨地时,于一切漏亦名为尽,毕竟不起现在前故。菩萨虽得此漏尽通,不堕声闻及独觉地,唯趣无上正等菩提,不复希求余义利故。
  “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虽具如是漏尽智用,而于其中不自高举,不著漏尽智证通性,不著漏尽智证通事,不著能得如是漏尽智证通者,于著不著俱无所著。何以故?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达一切法自性空故、自性离故、自性本来不可得故。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不作是念:‘我今引发漏尽智证通,为自娱乐为娱乐他。’唯除为得一切智智。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所引发漏尽智证通波罗蜜多。
  “如是,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能圆满清净六神通波罗蜜多,由此六神通波罗蜜多圆满清净故,便得圆满一切智智,谓一切智、一切相智。
  “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布施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惠施、悭贪心故。
  “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净戒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持戒、犯戒心故。
  “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安忍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慈悲、忿恚心故。
  “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精进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勤勇、懈怠心故。
  “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静虑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寂静、散乱心故。
  “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还住般若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智慧、愚痴心故。
  “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布施、净戒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惠施悭贪、持戒犯戒心故。
  “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布施、安忍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不起惠施悭贪、慈悲忿恚心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