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大乘般若部 >

第四十九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3)

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观察四念住但有假名施设言说,四念住不可得故;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

  “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观察四念住但有假名施设言说,四念住不可得故;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但有假名施设言说,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不可得故。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
  “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观察空解脱门但有假名施设言说,空解脱门不可得故,无相、无愿解脱门但有假名施设言说,无相、无愿解脱门不可得故。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
  “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观察布施波罗蜜多但有假名施设言说,布施波罗蜜多不可得故;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但有假名施设言说,净戒乃至般若波罗蜜多不可得故。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
  “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观察五眼但有假名施设言说,五眼不可得故;六神通但有假名施设言说,六神通不可得故。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
  “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观察佛十力但有假名施设言说,佛十力不可得故;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但有假名施设言说,四无所畏乃至一切相智不可得故。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
  “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观察无上正等菩提但有假名施设言说,无上正等菩提不可得故;无上正等觉者但有假名施设言说,无上正等觉者不可得故。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
  “复次,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从初发心乃至证得无上菩提,恒修圆满不退神通,成熟有情、严净佛土,从一佛国至一佛国,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诸佛世尊,于诸佛所听受大乘相应之法,既听受已,如理思惟,精勤修学。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
  “舍利子,如是菩萨摩诃萨虽乘大乘,从一佛国至一佛国,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诸佛世尊,于诸佛所听受正法,成熟有情、严净佛土,而心初无佛国等想。舍利子,如是菩萨摩诃萨住不二地,观诸有情应以何身得义利者,即便现受令彼获益。舍利子,如是菩萨摩诃萨乃至证得一切智智,随所生处不离大乘。舍利子,如是菩萨摩诃萨不久当得一切智智,为人、天等转正法轮。如是法轮,一切声闻、独觉、沙门、婆罗门、魔王、梵王、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一切世间所不能转。舍利子,以诸菩萨由如是等方便善巧,为欲利乐一切有情,乘大乘故复名摩诃萨。
  “舍利子,如是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菩萨摩诃萨,普为十方各如殑伽沙等世界诸佛世尊,于大众中欢喜赞叹,作如是言:‘某方某世界中有某名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不久当得一切智智,为天、人等转正法轮,其轮世间天、人、魔、梵、声闻等众皆不能转。’如是展转声遍十方,天、人等众闻皆欢喜,咸作是言:‘如是菩萨不久当得一切智智,转正法轮利安含识。’”
  初分大乘铠品第十四之一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如说菩萨摩诃萨擐大乘铠者,云何名为菩萨摩诃萨擐大乘铠?”
  佛言:“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擐布施波罗蜜多铠,擐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铠,善现,如是名为菩萨摩诃萨擐大乘铠。
  “若菩萨摩诃萨擐四静虑铠,擐四无量、四无色定铠,善现,如是名为菩萨摩诃萨擐大乘铠。
  “若菩萨摩诃萨擐四念住铠,擐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铠,善现,如是名为菩萨摩诃萨擐大乘铠。
  “若菩萨摩诃萨擐内空铠,擐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铠,善现,如是名为菩萨摩诃萨擐大乘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