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现代著作 >

瑜伽师地论-南怀谨(115)

修学法念处进一步要观察一切法是生灭无常,我们不能做主,不自在;不自在故是苦、无我。我们凡夫深深的执著这一念一念会想的心就是我,但佛法中却

  修学法念处进一步要观察一切法是生灭无常,我们不能做主,不自在;不自在故是苦、无我。我们凡夫深深的执著这一念一念会想的心就是我,但佛法中却说它只不过是法尘罢了,所以我们要观法无我。法尘与外境的色尘是同样一回事,只是不同东西,同样的作用,而我们把色尘当成外在的身体与世界,法尘当成是我,所以佛陀要我们观法无我,而且要观一切法都无我。法尘是内在的,但这法念处不止是指法尘,它还包括五蕴及世间的一切,里面都没有一个我。
  
四念处要完成的观行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虽然如此,但是在做观行的过程,并不是永远去观想不净、无常、观苦、观无我,而是要把我们的心念、行为、举动等觉察到了了分明。

总相念处

  四念处除了这四个不同的观行外,还有一个总相念处,既是在这四念处中观一切有为法皆是无常、苦、无我以及空性。既是:身念处是无常、苦、无我;受念处是无常、苦、无我;心念处是无常、苦、无我;法念处是无常、苦、无我。无常、苦、无我在大乘佛法中以一句话来总括它,既是所谓的“性空”。一切法都无自性,既是空性,故要观空。
  《俱舍论》中说:“身受心法各别自性名为自相,叫做别相念处。”既是各别的观察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称为别相念处。如果以法的总体来看,一切有为法皆是无常,一切有漏的皆是苦,一切法皆是空性、无我性,这称为一切法的共相。我们可以一切法的共相来观察一切法,乃至以此法来观察四念处,这样的观察称为总相念处。

南师讲《瑜伽师地论》(33-17A)


“复次。云何超越入诸等至。谓即于此已得圆满清白故。从初静虑无间超入第三静虑。第三无间超入空无边处。空处无间超入无所有处。乃至广说。逆超亦尔。以极远故。无有能超第三等至。唯除如来及出第二阿僧企耶诸大菩萨。彼随所欲入诸定故。
复次。云何薰修静虑。谓如有一已得有漏及与无漏四种静虑。为于等至得自在故。为受等至自在果故。长时相续入诸静虑。有漏无漏更相间杂。乃至有漏无间无漏现前。无漏无间还入有漏。当知齐此薰修成就。若于是处是时是事。欲入诸定。即于此处此时此事能入诸定。是名于诸等至获得自在。等至自在果者。谓于现法乐住。转更明净。又由此故。得不退道。又净修治解脱胜处及遍处等胜品功德能引之道。若有余取而命终者。”(十二卷)

。。。四禅八定,(是)声闻众的修法,出世间法,(是)必定要经过/要修习的定境;即使释伽牟尼佛本身的修持,(也)都是经过这个工夫的修证才证得菩提。后世的佛学、佛教反而把四禅八定变成空话,甚至打入小乘不相干的范围。因此,学佛者(虽然)非常多,(但是)修证的很少,证果的更少。所以我们必须要有一个真正审慎的心情来研究它,了解它,乃至于自己去修证。无论如何,(要得到)世间、出世间的成就,四禅八定是必经之路,现在我们继续。。

“复次,云何超越入诸等至?谓即于此已得圆满清白故,从初静虑无间超入第三静虑,第三无间超入空无边处,空处无间超入无所有处,乃至广说,逆超亦尔,以极远故,无有能超第三等至,唯除如来及出第二阿僧企耶诸大菩萨,彼随所欲入诸定故。”

(这段是)讲修行(中)修定、做工夫的重要,不是口头的一个信仰,或者搞搞学理思想。怎么样“超越”世间,进入“等至”呢?即四禅八定大小的境界都到达,(就)必须对禅定的工夫已经做到“圆满”清净,白净念。那么,这里如果我们只看文字,做佛学研究,“圆满清白故”很容易懂,就是说圆满了,圆满什么了呢?清净面,心性的清净面做到了 “白”,白业,只有至善,没有起恶念,起心动念处,没有一点杂污、杂染,没有一点恶念。所以要特别注意“白”是白业,“清”是代表清净,因为上面已经讲过了,这里就简单地翻译了。假定,我们自己不做工夫去求证,看到这一句文字,就以为自己懂了,过去了,那就很可惜,很糟糕了。那么,何以做到如此的解说呢?因为下面它本身就有,你看了就懂了,这也是告诉年轻的同学们,读古书,尤其读经典,不可以马虎。假定你精神不好,刚好读到这一句,就停止了,以为懂了,下面再接下去,以为是下一段了,那就完了。所以啊,古人讲“好书不厌百回读”,好的书不能讨厌,不能厌恶,不能不耐烦,读一百遍还不完全懂。比如你们有人看白话的六祖《坛经》,或者许多白话的经书,你读一百次,一百次的感受不同,读书是这样。不像现在白话的作品,只有五分钟的寿命;报纸的文章是一分钟寿命,看过去就没有了,都晓得了,而且那些都是废话,重要的只一两句。古书固不然,相反的。这是在这里特别向大家,年青的同学们叮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