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初分无所得品第十八之七 “舍利子,如空解脱门名唯客所摄,于十方三世无所从来、无所至去亦无所住,空解脱门中无名,名中无空解脱门,非合非离但假施设。何以故?以空解脱门与名俱自性空故,自性空中若空解脱门若名俱无所有不可得故。如无相、无愿解脱门名唯客所摄,于十方三世无所从来、无所至去亦无所住,无相、无愿解脱门中无名,名中无无相、无愿解脱门,非合非离但假施设。何以故?以无相、无愿解脱门与名俱自性空故,自性空中若无相、无愿解脱门若名俱无所有不可得故。菩萨摩诃萨名亦复如是唯客所摄,于十方三世无所从来、无所至去亦无所住,菩萨摩诃萨中无名,名中无菩萨摩诃萨,非合非离但假施设。何以故?以菩萨摩诃萨与名俱自性空故,自性空中若菩萨摩诃萨、若名俱无所有不可得故。舍利子,由此缘故我作是说: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 “舍利子,如五眼名唯客所摄,于十方三世无所从来、无所至去亦无所住,五眼中无名,名中无五眼,非合非离但假施设。何以故?以五眼与名俱自性空故,自性空中若五眼若名俱无所有不可得故。如六通名唯客所摄,于十方三世无所从来、无所至去亦无所住,六通中无名,名中无六通,非合非离但假施设。何以故?以六通与名俱自性空故,自性空中若六通若名俱无所有不可得故。菩萨摩诃萨名亦复如是唯客所摄,于十方三世无所从来、无所至去亦无所住,菩萨摩诃萨中无名,名中无菩萨摩诃萨,非合非离但假施设。何以故?以菩萨摩诃萨与名俱自性空故,自性空中若菩萨摩诃萨、若名俱无所有不可得故。舍利子,由此缘故我作是说: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 “舍利子,如佛十力名唯客所摄,于十方三世无所从来、无所至去亦无所住,佛十力中无名,名中无佛十力,非合非离但假施设。何以故?以佛十力与名俱自性空故,自性空中若佛十力若名俱无所有不可得故。如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名唯客所摄,于十方三世无所从来、无所至去亦无所住,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中无名,名中无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非合非离但假施设。何以故?以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与名俱自性空故,自性空中若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若名俱无所有不可得故。菩萨摩诃萨名亦复如是唯客所摄,于十方三世无所从来、无所至去亦无所住,菩萨摩诃萨中无名,名中无菩萨摩诃萨,非合非离但假施设。何以故?以菩萨摩诃萨与名俱自性空故,自性空中若菩萨摩诃萨、若名俱无所有不可得故。舍利子,由此缘故我作是说: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 “舍利子,如一切智名唯客所摄,于十方三世无所从来、无所至去亦无所住,一切智中无名,名中无一切智,非合非离但假施设。何以故?以一切智与名俱自性空故,自性空中若一切智若名俱无所有不可得故。如道相智、一切相智名唯客所摄,于十方三世无所从来、无所至去亦无所住,道相智、一切相智中无名,名中无道相智、一切相智,非合非离但假施设。何以故?以道相智、一切相智与名俱自性空故,自性空中若道相智、一切相智若名俱无所有不可得故。菩萨摩诃萨名亦复如是唯客所摄,于十方三世无所从来、无所至去亦无所住,菩萨摩诃萨中无名,名中无菩萨摩诃萨,非合非离但假施设。何以故?以菩萨摩诃萨与名俱自性空故,自性空中若菩萨摩诃萨、若名俱无所有不可得故。舍利子,由此缘故我作是说: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 “舍利子,如无忘失法名唯客所摄,于十方三世无所从来、无所至去亦无所住,无忘失法中无名,名中无无忘失法,非合非离但假施设。何以故?以无忘失法与名俱自性空故,自性空中若无忘失法若名俱无所有不可得故。如恒住舍性名唯客所摄,于十方三世无所从来、无所至去亦无所住,恒住舍性中无名,名中无恒住舍性,非合非离但假施设。何以故?以恒住舍性与名俱自性空故,自性空中若恒住舍性若名俱无所有不可得故。菩萨摩诃萨名亦复如是唯客所摄,于十方三世无所从来、无所至去亦无所住,菩萨摩诃萨中无名,名中无菩萨摩诃萨,非合非离但假施设。何以故?以菩萨摩诃萨与名俱自性空故,自性空中若菩萨摩诃萨、若名俱无所有不可得故。舍利子,由此缘故我作是说: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