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大乘般若部 >

第一百六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4)

佛言:庆喜,于意云何?若不回向一切智智而修五眼,可名真修五眼不? 庆喜答言:不也,世尊。 佛言:庆喜,要由回向一切智智而修五眼,乃可名为真

  佛言:“庆喜,于意云何?若不回向一切智智而修五眼,可名真修五眼不?”
  庆喜答言:“不也,世尊。”
  佛言:“庆喜,要由回向一切智智而修五眼,乃可名为真修五眼。”
  佛言:“庆喜,于意云何?若不回向一切智智而修六神通,可名真修六神通不?”
  庆喜答言:“不也,世尊。”
  佛言:“庆喜,要由回向一切智智而修六神通,乃可名为真修六神通故。此般若波罗蜜多于彼五眼、六神通为尊为导故,我但广称赞般若波罗蜜多。”
  佛言:“庆喜,于意云何?若不回向一切智智而修佛十力,可名真修佛十力不?”
  庆喜答言:“不也,世尊。”
  佛言:“庆喜,要由回向一切智智而修佛十力,乃可名为真修佛十力。”
  佛言:“庆喜,于意云何?若不回向一切智智而修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可名真修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不?”
  庆喜答言:“不也,世尊。”
  佛言:“庆喜,要由回向一切智智而修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乃可名为真修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故。此般若波罗蜜多于彼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为尊为导故,我但广称赞般若波罗蜜多。”
  佛言:“庆喜,于意云何?若不回向一切智智而修无忘失法,可名真修无忘失法不?”
  庆喜答言:“不也,世尊。”
  佛言:“庆喜,要由回向一切智智而修无忘失法,乃可名为真修无忘失法。”
  佛言:“庆喜,于意云何?若不回向一切智智而修恒住舍性,可名真修恒住舍性不?”
  庆喜答言:“不也,世尊。”
  佛言:“庆喜,要由回向一切智智而修恒住舍性,乃可名为真修恒住舍性故。此般若波罗蜜多于彼无忘失法、恒住舍性为尊为导故,我但广称赞般若波罗蜜多。”
  佛言:“庆喜,于意云何?若不回向一切智智而修一切智,可名真修一切智不?”
  庆喜答言:“不也,世尊。”
  佛言:“庆喜,要由回向一切智智而修一切智,乃可名为真修一切智。”
  佛言:“庆喜,于意云何?若不回向一切智智而修道相智、一切相智,可名真修道相智、一切相智不?”
  庆喜答言:“不也,世尊。”
  佛言:“庆喜,要由回向一切智智而修道相智、一切相智,乃可名为真修道相智、一切相智故。此般若波罗蜜多于彼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为尊为导故,我但广称赞般若波罗蜜多。”
  佛言:“庆喜,于意云何?若不回向一切智智而修一切陀罗尼门,可名真修一切陀罗尼门不?”
  庆喜答言:“不也,世尊。”
  佛言:“庆喜,要由回向一切智智而修一切陀罗尼门,乃可名为真修一切陀罗尼门。”
  佛言:“庆喜,于意云何?若不回向一切智智而修一切三摩地门,可名真修一切三摩地门不?”
  庆喜答言:“不也,世尊。”
  佛言:“庆喜,要由回向一切智智而修一切三摩地门,乃可名为真修一切三摩地门故。此般若波罗蜜多于彼一切陀罗尼门、一切三摩地门为尊为导故,我但广称赞般若波罗蜜多。”
  佛言:“庆喜,于意云何?若不回向一切智智而修菩萨摩诃萨行,可名真修菩萨摩诃萨行不?”
  庆喜答言:“不也,世尊。”
  佛言:“庆喜,要由回向一切智智而修菩萨摩诃萨行,乃可名为真修菩萨摩诃萨行故。此般若波罗蜜多于彼菩萨摩诃萨行为尊为导故,我但广称赞般若波罗蜜多。”
  佛言:“庆喜,于意云何?若不回向一切智智而修无上正等菩提,可名真修无上正等菩提不?”
  庆喜答言:“不也,世尊。”
  佛言:“庆喜,要由回向一切智智而修无上正等菩提,乃可名为真修无上正等菩提故。此般若波罗蜜多于彼无上正等菩提为尊为导故,我但广称赞般若波罗蜜多。”
  具寿庆喜复白佛言:“世尊,云何回向一切智智而修布施波罗蜜多?”